□ 李茂春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人类活动空间、重塑产业发展格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将其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确保低空经济行稳致远,必须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法治引领和规范,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的同时,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加快立法进程明确规则体系
当前,我国低空法治体系初步建立,构建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为核心、以《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支撑的法律框架。这一体系在规范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伴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新挑战日益凸显。空域资源稀缺性与开放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技术创新的高速迭代不断突破现有安全监管边界,多元主体的行为博弈增加了公共安全保障难度,亟需从国家、地方、行业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完善法治供给。
一是国家层面加快立法进程。推动制定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法,统筹空域管理、准入运营、飞行安全、数据保护等关键领域,确立安全与发展动态平衡原则,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二是地方层面鼓励探索实践。支持各地结合区域特色制定实施细则,重点在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运营等方面明晰部门职责,厘清无人机相关主体的权责边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三是行业层面健全标准体系。完善涵盖无人机及其他低空设备的空域编码规则、数据通信协议、设备接口标准,并制定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拓展、运营服务优化等方面规范标准,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低空经济以其三维空间特性、技术复杂性和产业创新性,对传统监管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必须创新监管理念和手段,构建适应低空经济特点的现代化监管体系。
一是推动监管理念转型升级。从单向管制转向服务型监管,确立包容审慎与严守底线相统一的理念。建立涵盖教育引导、风险预警、新技术应用、容错纠偏等环节的全程监管机制,为新业态发展营造适度空间,促进创新发展与有效监管良性互动。二是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立足低空空域开放流动特性,建立由民航部门牵头,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的联合执法体系。重点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惩戒等协同工作机制,凝聚监管合力,特别是要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管平台,有效应对跨区域飞行监管挑战。三是强化科技赋能智慧监管。加快建设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低空立体监测网络,依托区块链构建飞行活动全流程可追溯系统,综合运用算法识别、信用分级等新型治理工具,显著提升监管覆盖面和精准性。通过打造全国统一的低空经济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执法效能与市场活力的良性循环。
强化司法保障护航创新发展
低空经济发展亟需司法体系构建多层次保护机制,实现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务、全方位联动。
一是健全专业化审判机构。在产业聚集区设立低空经济专业法庭,选任精通航空、知识产权、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审判人员组建专业团队。建立典型案例识别与规则提炼机制,及时研判新技术引发的法律争议,统一裁判尺度,稳定行业预期。二是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整合建立低空技术专家库,应用区块链技术固定电子证据,有效破解专利侵权等案件中技术事实认定的专业壁垒。同步推进空域用益物权、数据资产权等新型权益的司法认定标准研究,为创新主体提供可预期的权益保障。三是创新司法激励机制。对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企业,可依法探索适用阶梯式罚金、举证责任合理分配等正向激励措施。将技术合规认证纳入司法考量范畴,推动形成“合规即竞争力”的市场导向,促进安全保障与创新发展的动态平衡。
深化普法宣传培育法治文化
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亟需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推动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关键在于提升精准性与效能。
一是突出精准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聚焦空域使用规则、数据保护等核心法律问题,创新运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可视化技术手段,将专业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案例解读,显著提升公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二是强化普法效能。系统编制低空经济合规操作指引,开展分类分级专项培训。支持行业协会建立小微企业法律帮扶机制,推动合规要求深度融入研发、生产、运营全链条。积极构建行业合规认证体系,促使法治要求内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步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定期组织专家研讨、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跟踪国际规则变化和技术前沿动态。依托模拟执法、案例评查等实践,促进执法标准统一,确保监管行为规范严谨、与时俱进。
低空经济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产业未来,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科学立法筑牢制度根基,以智慧监管提升治理效能,以专业司法保障各方权益,以精准普法培育法治文化,全方位构建保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屏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股票配资证券
灵菲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