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长期以来一直在外交上实行一种“骑墙”策略,试图在美国与俄罗斯,或者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网上配资门户,期望通过两面讨好来从中获利。然而,现实情况却与印度的预期背道而驰,这种外交策略如今已逐渐暴露出问题,甚至让印度陷入了两难境地,既得不到美国的真心支持,也无法从对华政策中获得经济利益。
美国对印度的强硬施压,尤其是对其不够真诚的态度,使得印度的“骑墙”策略变得愈发尴尬。与此同时,印度对华采取的错误政策使得经济受损,且其在多边外交平台上的立场摇摆不定,最终导致了国际上的孤立。印度本来寄希望于两头获利,但却在中美两方的博弈中,越来越显得左右为难,陷入了越来越大的外交困境。
近年来,印度一直试图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并以此制衡中国在地区及全球的影响力。然而,美国并未给予印度应有的支持,反而多次采取措施来削弱印度的经济利益。比如,美国对印度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完全无视印度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同时,美国还频繁要求印度减少与金砖国家的合作,并推动印度拥护美元体系,以此来让印度在新兴经济体与传统西方阵营之间选边站。尽管印度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经济与军事支持,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越走越偏,陷入了被美国“利用”的境地。
印度原本计划通过与美国的军购合作提升军事实力,特别是希望从美国购买先进的军事设备来应对中国的“威胁”。然而,印度的期待再次落空。举例来说,印度计划购买的P-8A反潜巡逻机,最初以为能以合理价格成交,但美方却大幅抬高了价格,新报价竟高达36亿美元,比美国军方自用版本的价格还要贵三倍。此外,美国还要求印度进行“现金交易”,把成本转嫁到印度身上,最终让印度的军购计划变得更加沉重。
近期,美印关系更是突遇低谷。美国副国务卿公开表示,美印之间无法建立盟友关系,给印度的“亲美热情”泼了一盆冷水。接着,美印防长会谈被取消,导致印度在军事合作和战略沟通方面的期待落空。美国还对印度实施了制裁,进一步打击了印度试图通过靠近美国来获取利益的算盘。这一系列的状况让印度“骑墙”策略遭遇重挫,无法如愿在中美之间获取双赢。
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之后,在美国的鼓动下,印度认定疫情暴露了全球产业链对中国过度依赖的弱点。借此机会,印度希望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取代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印度紧跟美国的步伐,开始对中国实施一系列不友好的措施。例如,印度政府封禁了大量中国互联网应用,且不断对中国在印度的投资企业进行审查,甚至以查税为名冻结资金。进入2024年,印度甚至开始限制中国公民进入,尤其是中国高级技术人员的签证发放大幅下降。2019年,印度每年向中国发放超过2万张高端人才签证,但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降至不到2000张。
然而,印度实施的“脱钩”政策并未如预期般奏效,反而使自身遭遇了经济损失。中印之间的贸易从2019年的928亿美元猛增至2023年的1362亿美元,中国迅速取代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也从2020年的400多亿美元激增至2023年的850亿美元。此外,印度制造业也因缺乏中国技术人员的支持而发展受限,苹果代工生产在印度的良品率远低于中国工厂,问题层出不穷。在四年内,印度的制造业损失了超过150亿美元,约1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
在经济上难以脱离对中国的依赖,印度在中美之间的“骑墙”策略显然已经行不通。印度在金砖国家合作中的表现,也让其“骑墙”策略面临严峻挑战。印度既想借金砖国家这一新兴经济体平台来提高自身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但又不愿与新兴经济体过于亲密,以免激怒美国。在一些关键议题上,印度的态度摇摆不定,特别是在“去美元化”问题上,为了讨好美国,印度在金砖峰会上淡化了这一议题,甚至公开为美元霸权辩护,导致其他金砖国家成员的不满,严重削弱了印度在金砖国家中的影响力。
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印度的消极表现同样令人担忧。印度多次拒签联合公报,对区域反恐、经济一体化等核心议题持保留态度,莫迪也屡次缺席上合领导人峰会,试图在“全球南方”另立排斥中国的多边机制。这种矛盾的外交行为,使得印度在区域合作中的形象逐渐受损,其“骑墙”策略使得印度在多边外交平台上逐渐被边缘化。
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印度曾幻想自己能成为美国制衡中国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到来,美国开始对印度加征关税并实施打压政策,印度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逐渐动摇。印度政策学者指出,印度并未真正打算冒险对抗中国,而只是为了煽动美国关于印度可能会对抗中国的幻想。尤其是在2023年5月的印巴冲突后,印度精英阶层对美国的期望产生了疑虑,尤其是特朗普宣称他在冲突结束时促使印巴停火,更让印度感到困惑和不安。
总的来说,印度长期以来的外交政策一直假设中美的长期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并试图借此机会推销自己作为“亚洲对抗中国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美国对印度的政策变化网上配资门户,印度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美国心中能否真正扮演这一角色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尽管印度与中国的分歧仍然存在,但两国正在寻求稳定的关系。印媒指出,尽管苏杰生的访问释放出示好信号,但印度本质上仍奉行“三不主义”——“不敢对抗、不想中立、不愿追随”,其立场依然复杂,未来若不能妥善应对,中印关系的稳定将面临更大挑战。
灵菲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